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葬俗:摔盆子

2021-11-19 21:55:55 

原标题: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葬俗:摔盆子

摔盆子原是汉人的丧葬仪式,满人出殡起杠时,多采用奠酒的葬仪。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满人的丧葬礼仪逐渐被汉人同化,葬礼仪式上也开始有摔盆子的习俗。

葬礼上用的“盆”,正确名字应该叫“阴阳盆”,俗语称“丧盆子”。由于国人习惯于“正话反说”,因此葬礼上的丧盆子也叫“吉祥盆”。

老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葬俗:摔盆子

北京人出殡起杠时,杠头会高声喊道“本家大爷,请盆子”。紧接着跪在棺前扛幡的长子(或逝者晚辈)把一个带孔的瓦盆摔碎。

摔盆是有讲究的,如果死者为男性,孝子要用左手摔盆;如果死者为女性,孝子要用右手摔盆。“丧盆子”一定要摔碎,传统习俗认为,“丧盆子”摔得越碎越便于死者携带。如果第一次没有摔碎,也不能摔第二次(为了便于摔盆,人们会事先在摔盆的地方放一砖头或石头),要等后边抬棺的人将其踩碎。

那么传统葬礼上,为什么要摔盆子呢?关于葬俗摔盆子的说法,据传是这样的: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神志模糊,以至于不能超生。出殡时孝子准备带孔的瓦盆,可以把“迷魂汤”漏掉,把瓦盆摔碎可以避免死者误饮“迷魂汤”。

当地有这样的习俗,老人去世后,会留下部分财产,继承财产的儿子必须给死者摔盆。同时摔盆者也必须继承死者的遗产。现实中死者如果没有儿子,而侄子比较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多个侄子争抢摔盆的现象,其目的再明显不过,那就是争遗产。

葬礼上的“吉祥盆”是一种瓦盆,像个很薄的盘子,其直径大约四寸左右。富裕人家到寿衣店铺糊烧活时,就请店铺给代加工了。寿衣店从砖瓦铺买来瓦盆,刷上大白粉,画上蓝色的圆寿字或在周围画上祥云图案,中心写上“西方正路”字样,俨然是个“青花盆子”。

同时还要把一块沙板砖两头糊上白纸,外面糊上蓝纸,成为一套书的形状。上贴金边红签,写着“金刚经”。两头白地用笔画上三条线,远远望去如同三本书,象征着“人生一世如三秋”,也有“连升三级”的寓意,摔盆时要在这块砖上摔。

贫穷人家就直接到砖瓦铺“请”个“吉祥盆”,即不摸色、也不画线。出殡时随便找块砖或半块砖即可。还有的用一块新砖然后用大烧纸包一下即可。

有些老年人认为,用来摔盆的砖是功德砖、吉祥砖,说是用它给小男孩压书,这个孩子必定“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如果用之给小女孩压活(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当必心灵手巧。如果给女孩坐着,谓之“开生砖”,可保女孩一生富贵、子孙满堂。如果无子嗣者把这块砖压在炕席底下,能有“获麟”之喜。因此很多看出殡的老太太往往争着捡回这块砖。

部分久居北京的外乡人,他们在丧事出殡时,也讲究摔盆。但不用上述的小瓦盆,而是多种形式。有的摔个大花绿盆、有个摔个大砂锅、还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瓦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