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有哪些习俗讲究你知道吗

2021-05-05 14:43:11 

订婚是一种确定婚姻关系的基本前提,订婚在我国的历史上沿用已久,而你知道在我国的订婚习俗上有哪些讲究你了解吗不同地区的订婚习俗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订婚有哪些习俗讲究你知道吗

订婚有哪些习俗讲究你知道吗

在我国订婚是结婚的前提。从订婚的那一刻开始,意味着新人们即将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同时也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与赞同。虽然在订婚的程序中不同的地域所表现出的形式不同,但是媒人提亲的传统在国内还是较为一致的。

一般的情况下,男方会找一个较为知名的媒婆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如果有意的话,双方就可以约定一个见面的时间。地点可以选择男方家。这样好让女方对男方的家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男女双方一旦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双方的家长就要开始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来为孩子们举行一个订婚仪式,这时男方的家长一定要给女方一个大大的红包,这是婚礼的定金,也是对二人婚事的肯定,更是对女方的尊重。

做好一切后,新人的生辰八字就要报给姻缘测算者,由他们来为新人选择合适的结婚时间,这就是传统的订婚习俗讲究。

订婚习俗-古代订婚习俗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各地域性的订婚习俗

订婚习俗-内蒙古

这是蒙古人延续至今的确定婚姻关系的一种习俗。经男方家的媒人数次到女方家求婚后,待女方家同意就选定良辰吉日,举办订婚仪式。仪式由男方筹办,招待女方家双亲、媒人及近亲密友,并互换礼物。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要摆整羊席,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朗诵赞美诗,以祝日后吉祥、幸福。订婚后,若男女已到年龄,就按商定的日期筹办婚礼,若未到结婚年龄,男家则逢年过节时派儿子到女方家请守问候。

喜事加上趣事发生在订婚的喜宴当中,北部的风俗中女方喜宴只在订婚时举行,且不可大肆广知天下只通知至亲好友,并带礼金或礼物给准新娘添嫁妆用。今天的喜宴一般男方只能到达二桌的客人,并将酒席费用用红包交予亲家称为’压桌’。在台湾南部,结婚隔日女儿归宁,那天可宴请宾客,必需由小舅子亲自登门请姊姊和姊夫回家,并递上请帖告知亲家来做客。

订婚习俗-台湾

那天风和日丽,清水丈人租部大巴士,一早载上一车的亲朋好友,浩浩荡荡的向中坜开去,喜气洋洋加上一群嬉闹搞笑高手,把兴奋气氛弄到最高点,只有清水在广州叹惜未能赴会。订婚仪式一般在中午前结束,接下来两方亲家就餐厅吃饭联谊,通常女方会于餐厅摆席。

台湾传统婚嫁习俗中,订婚宴时,男方不可到喜宴结束才离开,更不可让准新娘‘送客’或‘谢客’才离席,而客家人可没有此习俗,美雪家也无此陋习。这是在订婚阶段男方就把女方‘吃到到’〈闽南语〉,这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女方媒人婆事先已知会阿智告知第四道菜或水果甜点上桌就得离席,而阿智转告男方亲友会给大家一个信号,他起身站立就表示大家要离开。男女方家长、新人、包生堂夫妇和媒人在首席,其余的男方代表另坐二席,新亲戚总是客气尽量表现文雅有礼。

美雪数着上菜的道数,老吴低声喊道:“你看,你看,阿智起立了。”大家待口中食物咽下前,老吴又喊:“哈,阿智又坐下来了。”

原来女方亲戚向新人敬酒,老智本应起身表示谢意,这种情形连续的演数次,秀林和小姨亦跟随起身数次。

秀林开玩笑的说:“老吴你看准点好不好,害我一块鸡掉到桌底。”

老吴又坏意的说:“又站起来了!”

一旁的美雪晕头转向的问:“现在上第几道菜了”

小姨掐指:“一二三可能第五道了吧!”

老吴有点揄揶的口气:“看来,在车上要买便当吃了。”

甜点终于上桌,阿智起身向男方轻轻点头,并向女方家长点头微笑,阿智将红包置于桌上默默的离开酒席,大家仍带着饥饿的肚子也起身相随离席。

依例,不可开口及挥手道再见,没人想在自家的订婚喜宴‘byebye’的,这大触霉头喔!但现代许多开明的家长,已不太有这个禁忌,尤其女方会认为,与对方刚结为亲家而不让亲家吃饱那才叫失礼呢!

清水丈人开朗的说:“不要让新亲家破例吧!”是的,既然,新亲家能相聚是件喜事,应宾主尽欢才是。

归家路上,刚才的举动当成笑话说,只怪阿智第一次当新郎怎可随便站起来,害得大家神经绷紧要他请喝一杯冷饮解压。

订婚习俗-扬州

确定婚姻关系的订婚,俗称“下茶”,比喻此婚姻关系确定之后不能再动了。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结婚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弟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到了女家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铺盖。铺盖中马桶和脚盆由新郎弟弟挑。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色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小狗鞋”。晚亲人退出,由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皆坐下吃三道茶。现在迎亲改用轿车、面包车或拖拉机,新郎在宾朋的陪同下亲自去迎亲,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乘车出嫁。晚上办喜酒,席间上了头菜为高潮。但头菜上后客人不好马上动筷,要待一对新人谢席后方可搛食。随后所上的“碗头鱼”并不端上桌,而是在向客人招呼一声“鱼来了”之后,便又”余”了起来。晚饭后,一对新人在赞礼及一片喜话和叫“好”声中,进入新房。

订婚习俗-义乌

这个订婚,男的父母是不来的,一般是男的娘舅,叔叔,兄弟,表兄弟,一般来10个人,东西么有"凉篮",箩筐,金器,现金,食品等等

男方迎接的也要十个人,一般也是兄弟,舅舅,叔伯,表兄,双方亲戚在一起喝茶,一起在家里或者酒店里摆上两桌酒席.

吃完后,女方要回礼.一般人家只收金器,现金是不收的,只是做做样子退回的,食品也要退回一部分作为回礼.男方的亲戚每人要开一个红包.

从此之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就是自己人了,订婚是义乌民间的大礼,定了婚就受到全社会的监督,一定就是定了终身大事了.L

定婚之后,女方便可以到男方家生活,可以随男方创事业共同生活了.订婚与结婚是同等重要的.

十年前,订婚一般是20万,十年过去了,现在一般是50万~~100万吧,若是大户人家,几百万很正常.

订婚习俗-江西婺源

踏家地男方通过媒人到女方说亲,女方在初步答应亲事后,要择日上门对男方进行"考察",俗称"踏家地"。亲事成不成,要根据"考察"情况来定,所以,男女双方都很重视。踏家地那天,女方的父母、亲属等人,来到男方家中,对未来的女婿及其家庭经济、人口、男方父母性格为人等情况进行了解察看;男方不但要摆酒隆重款待,对每个前来察看的人还须赠送红包,不能丝毫怠慢。

下定即定亲。踏家地后,男女方还需将各自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查看是否有冲撞。如无妨碍,女方又未提出反对意见,男方就可择日携带酒、烟、鱼、肉、糕点、鸡蛋等礼物,到女方家定亲,俗称"下定"。女方如收下礼物,亲事就讲定了;如不收,则作罢论。下定后,女方需请亲朋喝下定酒,亦即告之于众

订婚习俗-北京

北京人结婚习俗,向分满汉。

汉族办喜事的礼仪,又有新旧之分。

新式的用彩车乐队,行鞠躬礼;旧式的用花轿鼓乐执事,行跪拜礼。此其大略也。

今就我所记亿的汉族旧式婚礼记述如下:

放定是订婚的一种仪式,也叫下定礼。当时男女婚事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的还不多,一般仍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民智已开,结婚双方本人也都有了发言权。因此在媒人(媒人有大媒、小媒之分。大媒是双方亲友,小媒是媒婆子)的撮合下,由父母将情况转告子女,带有对方像片,如双方全有意,即可提出当面相看。

面相是由媒人选定合适地点,使双方见见面,也只是偷看两眼而已。经过面相,如未发现本人有大的缺残,就必须放定。放定时需择专日通过媒人,将男方交给女方的信物转送女方,并更换双方的庚帖。

信物一般是戒指、手镯或小型金玉如意等,为男方认为贵重之物庚帖是书写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的摺形帖子。一般使用纸店印好的龙凤帖。龙风帖一份摺子两个;颜色不同,一红一绿。红色的属男方,绿色的属女方,上面印有黄色的龙凤花纹,帖内正中并排分写“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庚帖例由男方备办;请人书写。写庚帖人要求是“全福人”,又不是“四眼人”。所谓“全福人”是配偶健在的人,有子女者更好,但其妻如已怀孕,那便成了“四眼人”,就不合格了。在男方庚帖和信物送交女方的同时,媒人将女方庚帖带回,便完成放定手续。放定仪式也可以由男女双方共同商定选一家饭庄宴请大媒,双方当面办理,一并选定结婚吉期,再办理过礼手续。

过礼是男方将双方商定的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并将新娘在结婚当天所穿戴的衣服首饰送交女方。另外备有送给女方的礼品。

礼品有鹅酒(双鹅双酒或单鹅单酒);鲜鱼、猪腿、羊腿、糕点等。(糕点一般是龙风饼、状元饼、水晶糕)鹅、酒、鱼各占一拍。衣服、首饰也可用高拾抬去(高抬是用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四周围以小栏杆,桌面下穿两条棍,由两人抬着)。其它食品则用食盒(长方形双层大木盒,盒子置于木架之上,中穿一棍,二人抬着)。

上述物品由二位大媒(一位男媒,一位女媒,全由官客担任)押送。事后,女方应将猪腿、羊腿各一只送给两位大媒,以示谢意。

三、过嫁妆

过嫁妆是在喜期的前一两天,女方将陪送给新娘的物品送到男方。当时女方备办的物品、一般有座钟、簟瓶、帽镜、茶叶罐、食品圈、茶具、盥漱用具、便溺用具等等,连同箱笼、衣服、被褥、首饰,个别家还暗送木器家俱。另外,还有一盏长命灯,也就是一盏铜或锡制的点灯草的灯台。

运送工具有用高拾的,也有用“窝脖”(即用肩扛的雇工)的。用高抬的可分为三十二抬、二十四抬、十六抬。这要看女方的经济条件。少于十六抬的,就找搬运工搬运。押送人员除两位大媒外,女方还需男客二或四人陪同前往。嫁妆送到男家后,男方将物品妥善安置在新房,并请送妆官客过目。个别家还找来吹鼓手,在新房外吹打,谓之“响房”。

四、婚礼:

结婚当天按当时习俗执行的礼仪,就是婚礼。“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我国历来把娶亲办喜事当成人生的一大乐事。为此男方主婚人都要出帖大请亲友,注明为第几男或第几孙“授室”。

迎娶新娘用的是红缎绣花八人抬的大轿。轿前有成对座伞成对筛镜,二十四名或三十二名吹鼓手(包括八面大鼓),外加清音。再前有各种旗帜,肃静回避牌、对扇,若干对金灯以及金瓜、钺斧、朝天凳等,最前为一对开道锣。如新郎亲迎,则另加绿段绣花八人抬大轿一座,新郎端坐其中,行于红轿之前。至于随行人员,有大媒、伴郎、娶亲的、赞礼的等乘车随后,前往女方迎娶新娘。

娶亲行列到女方后,举凡新郎拜见女方主婚人和请新娘上轿等,全由赞礼人边唱贺诗,边赞礼。如请新娘上轿,则赞“请新贵人登宝轿,请……”三请之后,老蛮扶新娘上矫。新娘盘腿坐,落轿帘。新郎仍乘绿轿前导。新郎例穿民族所定的常礼服——蓝色长袍、青马褂,头戴小礼帽,足穿青缎粉底官靴。迎亲去时单披红,到女方后,女方又请老年长亲,为新郎再披一道红,成为双披红;帽上插金花,来往全由伴郎陪伴。迎亲回到男方,新郎由伴郎照顾下轿,入内休息。

新娘所乘花轿直抬到礼堂前落轿,抽去轿杆。这时礼堂中央花烛高照,上面供着天地牌位,已由所请的“老寿星”(男方的老年长辈)上好香。供桌和花轿之间,左右各设两把椅子,靠桌坐着两位伴嫂,挨着坐的是两位伴姑。这时老蛮端过一个茶盘,内装糖茶五杯。伴嫂伴姑每人一怀,余一杯由老蛮端着,掀开轿帘从轿内一过,算是奉给新娘的,如后再逐一将茶杯取回。伴嫂伴姑只接茶在手,并不饮用。送茶后,赞礼人赞:“请新郎入华堂。请……”三请后,伴郎伴新郎进入堂中。赞礼人随赞:“向上打躬”,“向轿打躬”。新郎行礼后退出。这时赞礼人再唱诗赞,请新娘下轿。新娘便由老蛮扶持下轿,站在供桌的左前方向供桌,撤轿。再请新郎入堂拜天地,行三叩首礼。

礼毕起立。这时赞礼人赞:“请老寿星祝寿,请……”三请后,老寿星登堂。由赞礼人递过一个用红纸包裹上插喜字的寿杖(用秫秸杆制作)。老寿星双手捧寿杖先在新郎头冠上扣三下,念“多福多寿多男子”;再在新娘凤冠上扣三下,念“永富水贵永康宁”。老寿星祝寿后退出。这时赞礼人赞:“夫妻对拜”。男作揖,女万福。礼毕随唱送新郎、,新娘人洞房。这时用彩绸连接新夫妇,新郎倒退,引新娘入洞房,并肩坐于床上,谓之“坐帐”(再往前些年入洞房时,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备捧着烛台前导。烛台上一结红绸,一结绿绸。两小孩各为“执烛”。事后,红绸赠男孩,绿绸赠女孩)。坐帐时新娘坐上首。新郎这时用老寿星祝寿时用的寿杖挑下新娘头上盖的盖头。新娘这时才露出真面目。然后,由伴郎伴嫂各端着一个酒杯,请新郎新娘饮“交杯酒”。新郎新娘各沾一沾唇,换酒杯,新郎新娘再各饮一次。随即换上两小碗冰糖莲子,如前互相交换着各尝一些。于是“坐帐”礼成。

新郎退出卸去花红休息。这时老寿星送焚天地码。拜堂之礼告成。吃头桌饭:吃头桌饭就是新婚夫妇同桌吃头一餐饭的仪式。当厅设一面八仙桌,桌上摆各种果品菜肴、酒具和餐具。新郎新娘对面坐,新娘坐上首,连同拜堂、坐帐,新娘共三次出上首,谓之“一进夫门三上”。打横坐的是上面伴嫂,下面伴姑。伴郎无坐位,只得站在新郎身后。这几位陪客连同其他来客都可以给新郎新娘斟酒布菜,说吉祥话。但是坐着的六位谁也不许真吃真喝,走个形式而已。

起席后婚礼基本结束。再后就是拜祖、拜长辈,和平辈晚辈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