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花轿的婚礼习俗

2021-05-05 14:33:56 

在中国传统婚俗上,新娘坐轿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你知道中国传统习俗上,花轿有哪些讲究吗新娘花轿又有哪些流程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中国传统花轿的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花轿的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花轿的婚礼习俗有哪些

现在结婚很少能看到还用花轿抬新娘的了,不过也有少数的新人们用这种很有古代民间习俗的婚礼,很彰显个性和复古。在民间娶妻嫁女都要用花轿,这一习俗始于宋代。据说以前只有达官显贵才用花轿迎亲,直至南宋时,小康王(髙宗)逃难到明州,金兵追急,被一女子相救得以逃脱,遂许诺以后会娶她为妻。后来成王寻人时却不见那女子的踪迹,于是下诏:凡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銮驾待遇,风冠霞帔,并坐花轿。

其实,轿子是古代有钱人的代步工具,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后,为彰显对人才的重视,对考中的举人、进士都要用轿子迎接。因为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人们便把结婚称为“小登科”,认为和考取功名一样光彩。因此,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要让新媳妇坐上花轿隆重地庆贺一番。

花轿迎亲是很讲究的,轿夫一般要在结婚的前一天下午,把花轿抬到新郎家,晚上买些红蜡烛,在花轿里点燃,叫“亮轿”,有“驱鬼祈福”的意思。蜡烛的数虽不能为单数,而且要摆放成园形。迎娶当天,轿夫会把花轿停放在女方客厅中,女方会请一位年纪大的妇女,拿镜子朝轿子照一照,叫“照轿”。有的地方是新娘自己走上花轿,有的地方是由新娘的父兄(或新郎)把新娘背着或抱着进花轿。

传统中式婚礼新娘下花轿的流程

传统婚礼新娘下轿第一步:三箭定乾坤

按照中国传统婚礼的婚礼习俗来说,新娘子下轿之前,新郎要在堂前对着花轿连射三箭,驱赶一路上带来的邪气,这就是中国传统民俗婚礼中的三箭定乾坤。

新郎所射的这三箭,分别射的是天煞、地煞和轿煞。

传统婚礼新娘下轿第二步:新娘下轿

然后,新娘头戴红盖头,由两个全福太太搀着,怀里抱着瓶、花等,来到新郎家大门口。大门口放着一块捶布石,石上放一马鞍,鞍上放一串制钱,新娘要从上面迈过去,寓意“前进平安”。

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全福人把马鞍抽掉,寓意“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

传统婚礼新娘下轿第三步:跨火盆

新郎家二门口要放一个火盆,新娘迈过去,象征以后的生活红火、旺盛。在新娘过马鞍、迈火盆的同时有的地方新娘子要踩瓦,破“房煞”。

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上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等,目的在于驱邪门。

细说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男方家。祁阳一代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生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了。

4.过文定,过大礼

“换贴”、“合八字”之后,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着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后,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个仪式过后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子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男女双方都要举行婚前仪式,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堂,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