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祭灶是什么意思 腊月二十三祭灶所寄寓的简单含义

2022-08-20 11:07:45 

祭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腊月二十三小祭灶是什么意思,腊月二十三祭灶所寄寓的简单含义

祭灶日,也称祀灶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时中国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

故中国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且很尊重。 起源: 中国民间祭祀灶神之日。

上古祀灶在夏日。后相传汉宣帝时有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见灶神出现,遂以黄羊祭祀而获巨富,因以腊日为祀灶日。

出自《后汉书·阴兴传》。 小年夜内容分析: 小年夜,中国传统节日,即传统的祀灶日。

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中国大体以腊月二十三开始为小年,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一些沿湖的居民,如鄱阳湖则保留船家传统,小年夜是腊月二十五。 江浙沪与赣东北地区与台湾地区则是把“除夕前一天”称为小年夜,与除夕当天“大年夜”相对。

南京地区是正月十五,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

为什么小年要祭灶王爷

相传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自己家的好话,有的用胶牙糖敬他,使他只能说甜言蜜语;有的用酒糟涂在灶门,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黄羊祭祀,让其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所以,过小年“祭灶”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习惯将腊月二十三视为小年。

小年又叫祭灶节,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河北石家庄一带,腊月二十三黄昏,家家户户都会在灶王爷神像前烧三炷香,供上水果、糖瓜和喂马的清水草料。

烧完香,还会揭下一年来烟熏火燎的灶王爷画像焚化,祭灶人边烧神码便念叨,祈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王爷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司饮食之神,是家家必供的一家之主。

对灶神的祭祀源于对火的自然崇拜,后来发展成祭祀先炊之神,汉代以后受神仙思想及道教影响,灶神成为专司监察善恶、掌管家庭成员命运之神传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人们为了防止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自己家的坏话,每到过小年这一天,就想各种办法来讨好灶神。

有的用胶牙糖敬他,认为这样可以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他只能说甜言蜜语;有的用酒糟涂在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黄羊祭祀。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

一般人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要把旧像揭下用谷草为灶神扎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就用一块黏稠的糖瓜粘在他嘴上,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民间供奉的灶君神码各不相同。

一种为灶神夫妇形象,神案前有宝马驮着钱财珠宝,两旁有门神侍立,画面两侧又竖排绘有八仙形象。灶王府上方置当年节气表,装饰二龙升腾及快马报事的使者奔向南天门的图像。

另一种双座灶君神码中仅刻灶君夫妇而无属吏仙童,但神座下端有牛郎织女图像,有祈祝农业丰收、丰衣足食及家宅和美之意。最有意思的是那种线墨版的灶君像。

灶神两侧有两位夫人,神案下方为大门,有秦琼、尉迟敬德守卫,又有马童牵着马。在民间,灶王爷的传说也很多,家乡一带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

说灶王爷叫张生,家大业大,媳妇李氏孝敬老人,持家有方,甚是贤惠,美中不足的是不生育。过了几年,张生娶了第二房媳妇郭海棠,虽说貌若天仙,长得没挑儿,但是个游手好闲的角色,乡下称这种人是老鼠嫁猫——光吃不劳。

张生娶了郭海棠后,对李氏横挑鼻子竖挑眼,后来干脆把李氏休了。李氏从此更勤劳了,没日没夜地干,日子越过越好,不几年就成了骡马成群的大财主。

再说张生和郭海棠懒惰成性,谁也不肯干活,坐吃山空,几年下来把个偌大的家业散净,连饭都吃不到嘴里,美人儿郭海棠硬生生地饿死了。张生无奈,只好拉上枣木棍子要饭吃。

这年腊月二十三,他要饭要到李氏家,李氏隔着门缝一瞧是他,恻隐之心顿生,便叫侍女把他领进厨房,让他尽着饱吃。张生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李氏进来了,两人一照面,张生羞得脸红脖子粗,一头扎进了灶火里烧死了。

张生到了天上,向玉皇大帝认了错,玉皇就封他为灶王爷,掌管各家祸福。另外,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所以,在封建时代,过小年“祭灶”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

腊月二十三的民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小年有吃火烧、祭灶王、扫尘土、放鞭炮、贴窗花、吃糖瓜等一些习俗。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河南。在河南,小年的时候人们都会自己动手,在家里做一些火烧自己吃。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即传统的祀灶日。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吃火烧、放鞭炮、贴窗花、吃糖瓜等等。祭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腊鱼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后来逐渐变为小年。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

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