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端午节源于纪念谁

2024-03-19 10:27:43 

端午节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端午节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端午节源于纪念谁

时运交移,社会生产力和医药技术在发展,端午节驱邪避毒活动越来越与历史人物关联到一起。有的说端午纪念治理洪水的帝王夏禹,有说纪念春秋时越王勾践、吴国伍子胥或说是介子推的。认同程度最高的,是说纪念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和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的。关于纪念夏禹一说,有关古代信息很少,今天习俗也很少。山西一带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别的节日也说是纪念他的,是箭垛式历史人物被泛化。

关于勾践、伍子胥

(一)纪念勾践。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经在江海操练水军,形成了龙舟竞渡的习俗。有一个故事说,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出于韬晦之计主动来到吴国,过了三年非人的生活,骗得了夫差的信任,最终保全了性命,被放回越国。回去后便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于当年五月五日成立水军并开始严格操练。几年后,越国强大起来,一举打败吴国报了灭国之仇。人们为了彰显勾践自强自立、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学着越国水师的样子在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划船比赛。此事在《越地传》中有载。隋代、宋代学者也都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越国勾践之时。又有说端午节是纪念吴王夫差的,因为夫差曾经使吴国十分强大。

(二)纪念伍子胥。这种说法,至今在江浙一带很有影响,几乎妇孺皆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因楚平王杀死了他全家,只身逃过韶关来到吴国,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阖闾死后夫差继位,伍子胥仍然为相。由于越国范蠡等人的离间计、美人计,吴国大臣伯嚭贪婪受贿,一再为勾践说情,使夫差失去了对越国复仇的警惕性。伍子胥忠君爱国,看清了勾践委曲求全以待复仇的野心,强烈阻拦夫差放勾践回国,否则便是放虎归山。但夫差不听老相的逆耳忠言,相传他五月五日这天送给伍子胥一口宝剑,让他自裁。伍子胥接过宝剑,不由仰天长叹说,吴国很快就要亡了,你们把我的头挂在城门上,让我看着这一天的到来,然后自刎而死。不久,勾践果然出奇兵灭掉了吴国,证明了伍子胥的预言。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忠良,便在他的忌日祭祀他。

端午节源于纪念谁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大概自唐代以来,在全国流行最为广泛的说法便是纪念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了。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芈(mǐ)姓。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的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中。屈原于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出生于当时的丹阳,即今天的湖北秭归。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此时七雄争斗,秦楚强大,“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0多岁就深受楚怀王的信任,被封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史记》中记载,他得志不久就受到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妃郑袖等保守派的嫉妒和反对,这些人不断在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怀王便渐渐疏远了屈原,并罢掉了他的左徒官职,让他去当一个闲散的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的事务,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教育。屈原遭受政治冷遇不变其志,写诗抒发自己探索楚国发展道路的情怀。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他对祖国的耿耿忠心。秦国突然攻占了楚国八城,又派人请楚怀王到秦国去议和。子兰、靳尚等人鼓励怀王前往,只有屈原识破了秦国的阴谋,冒死进谏。但昏庸的怀王不听,却把屈原逐出郢都。怀王一入秦境就被囚禁起来,这时才后悔未听屈原的忠言,但已成笼中之鸟。三年后,他在秦国抑郁而死。顷襄王即位后,像怀王一样宠信小人。秦兵很快就攻破了郢都,楚国只好迁都。

这时屈原已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他报国无门,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一位渔夫问他为什么这样失魂落魄,他便叹息地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流放中,他写出《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之作。当他听说怀王客死他乡、国都已经沦陷之后,便写下最后一首《怀沙》,第二天一早抱起一块石头跳入了汨罗江。这天正是五月初五。百姓们听说爱国爱民的屈原跳江而死,便纷纷拥到江边凭吊,有的划船去打捞他的遗体,有的把饭团、鸡蛋丢入江中,以让鱼虾吃饱不再噬咬屈原。这样,就渐渐形成了五月初五包粽子、用雄黄酒祭江和赛龙舟的习俗。还传说曾经有一条蛟龙被酒水药昏浮出,龙须上有屈原的衣襟,人们就认为它吃了屈原,便把它拖上岸来抽了它的筋,把龙筋缠到孩子们手上、脖子上,用雄黄酒抹在孩子们七窍上,还在小孩额头写个“王”字,认为这样毒蛇鬼怪就不敢来侵害他们了。这便是端午喝雄黄酒的来历。

结语:以上是风水测算网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端午节源于纪念谁”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