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小有什么讲究 正月廿三有什么习俗

2023-01-11 17:17:24 

正月廿三有什么习俗节假日和习俗燎疳(liao gan)节在陇东地区,正月二十三日为燎疳节。传说“疳正月廿三有什么习俗

正月二十三小有什么讲究 正月廿三有什么习俗

节假日和习俗

燎疳(liao gan)节

在陇东地区,正月二十三日为燎疳节。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燎烧,才能驱散病毒。陇东地区的过年,一般要从腊月初十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三,在这段日子里,人们走户串亲,比较悠闲。直到正月二十三燎疳节完后,才算真正过完了年。燎疳还有“接疳”,“送疳” 的习俗,即正月二十二日晚是接疳日,二十三日晚才是真正燎疳,二十四日晚送疳,一连要燎三个晚上。陇东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所在,燎疳的习俗也是人们源于上古时期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靠火的威力可驱邪除魔,保佑家人平安,庄稼丰收。

在旧年里,按照乡续,正月二十三那天,人们都会早早的吃完饭,然后带上镰刀、粪筐等工具,到田地里或者荒山上去捡柴禾。一般捡的柴禾都是蒿子、玉米秆、干树枝等,但这柴禾不能太硬强。其中蒿子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蒿子烧起来火焰旺,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待快烧完了就往火堆上加些。太硬强的柴禾,火焰温度太高,且持续时间太长,容易灼烧到人。

等到天麻胡胡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大门楼前都要挂上了用纸糊的灯笼,灶前要点上煤油灯,插上香。主人先要在灶(即厨房)前“敬灶神”。一沓黄裱,两根香火,一杯黄酒,烧了裱,敬上香,抛洒黄酒在地上,叩头作揖,这便就是敬灶神了。最后还要“送灶神”,把灶神像和香裱端在木盘子里,放在大门楼或者院畔前烧掉。最后燃放鞭炮,送灶神时要把灶神两旁的“枣山”留下,直到春耕第一天,在地头上敬过土地神才吃“枣山”,然后开犁耕地。

送完灶神后,全家人都要聚集在大门楼或者院畔前,一起燎疳。主人先在柴禾上放上香裱和几个鞭炮,再放一小撮盐。点燃柴禾后,烈火熊熊,在燎的过程中,事先放进去的鞭炮会不时响起来,在吓大家一跳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笑声,而盐巴也由于大火的烧烤,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氛围。

等火燃烧旺的时候,就开始热闹了。首先大家都会看着谁第一个就从火中跳过去,然后才紧接着跟风跳过去。但跳的时候,也有讲究的,不是随意跳的,往往都要面向着大门楼或者院畔外的方向跳,据说这样可以把邪气一并送到外面。火焰很高的时候,小孩子已经不敢从中间跳了,就在旁边把腿抬起燎燎。而胆子大的小孩,会远远地助跑,然后一跃就从火中跳过去,落地后会赢得周围人的惊呼声和称赞声。幼儿们只有被大人抱起来,轻轻地在火的边缘燎燎,这个过程对他们也是很重要的。

等大火燃过后,全家人依次在火堆上跳过去又跳过来,连续燎跳三次。大人燎跳时要提上装有刀、碗、筷、勺、擀面杖等灶具的水桶,表示也要把灶具燎得干干净净。相传燎过疳的灶具,以后做饭不会得传染病和流行病。

待柴禾全化成火籽后,主人会把还带着火星的灰扫到一起。然后用铁扬火籽或者扫帚绷扫火籽,叫“扬五谷花”。扬后,地上是一片火星儿。这时,小孩子都会拣来小土块,蘸上水或唾液,再粘上火星儿,往很远的地方扔去,一扔,一条火红的弧线飞出,十分耀眼。据说这火籽撒出去,象什么农作物的花形,这种农作物在今年就定会丰收。等这户人家的“燎疳”活动就结束了,人们又涌到第二家去继续,如果燎够七家,就会把邪气燎的一干二净,那么这一年肯定也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 。意思是在这一天,所有的牲畜都要歇息一天。过了正月二十三,年已正式过毕,人们便要开始忙活春耕的事情,当然牲口也要该走上田间地头了。人们是在火的燃烧中结束了过年的欢乐,也是在火的燃烧中开始了下一年的开始,伴随着希望和愿景。人们期望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致使这个略带迷信色彩的节日一直延续到今日。等燎疳节过后,人们才会从过年的懒散中清醒过来。从第二天起,就会步入正常的日常轨道了,并开始新的一年历程。

正月二十三的习俗内容有哪些

不同的地方在这一天风俗不同,西北人有跳干人的习俗,其他的地方则不同,详解如下: 一、跳干人: 正月二十三这天晚上,西北人都要“跳干人”。

他们在正月二十二就用黄白两种纸张剪成许多纸人,然后悬于门后,到了二十三的早晨,得给这些纸人“开光点眼”(用香头烫开纸人的眼睛和嘴巴),然后将“人”放在米面缸内或水缸边,让其吃饱喝足,晚上便将这些纸人放入火堆开始“跳干人”。 这一风俗缘于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地球上的庄稼没有枝和叶,只有穗,天帝派一位天神来人间视察。

天神见人间粮食被严重浪费和糟蹋,便将许多粮食的穗子捋得只剩下了一点儿,捋到荞麦和糜子(一种农作物;在西北干旱地区分布极广)时,天神的手破了,将糜子和荞麦的秸秆染红了,再也捋不动了。 天神发誓一定要将此事报告天帝,但看着前面求情的人们又觉得于心不忍。

于是,天神便给人们出了一个主意:正月二十三这天,天帝在天上察看人间时,人们一定要跳纸人儿,这样天帝就会以为那么多浪费五谷的人都在火堆里被火烧死了!因此,正月二十三这天的陇原乡村,火光冲天,人们在火堆上跳来跳去,仿佛真是在烈火中挣扎。 这个极富教育意义的传说分明是在告诫人们,粮食是不可以浪费的,即使是在年关。

另外,“跳干人”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年中的晦气会被熊熊火焰燎干净。因此,西北人也将“跳干人”叫“燎疳”,认为一燎百了就会干干净净、百病不生。

随着这一天的结束,乡村人的年算是真正过完了,就等着二月二龙抬头时下地干活啦。 2、燎干: 正月二十三,“燎干”。

这一天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干柴,晚上家家门前点上干柴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燎干”。在火堆上跳过来,跳过去的。

只要一家点起火堆,其他家的人也会跑来凑热闹。就这样,有些人一家一家地“燎干”,有的人会串十几家。

干柴着完后,这家的主人会把火子儿用铁锹扬起,看火穗的形状像麦穗的就喊:“麦子。”如此这般:“糜子”、“荞麦”、“洋芋”……期盼今年有好的收成。

县城里的有些家庭没有干柴也不会准备干柴,但有些邻居几家可以结伙准备一些干柴(好多都用纸板,干树枝,也有农民把干柴背到城里卖给城里人“燎干”的),晚上放到路边“燎干”。 过路的某个汉民如果正好碰到有“燎干”的也会参于进来,在火堆上跳上几下了却心思。

“燎干”的目的是去除晦气,确保一年顺利。其实“燎干”也是增进友谊,增进交流的过程。

3、户县吃凉皮: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还催逼纳贡大米,坑得大家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 可收割后碾成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帝纳贡,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一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凉皮,大家吃后个个称奇。

于是,李十二带着凉皮,和纳贡的大米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

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酿出佳食,今奉上凉皮,望万岁试尝。 ”秦始皇吃了凉皮。

其味道甚美,颇感稀奇,这才赦了众人之罪,并让李十二天天蒸上几张凉皮供他食用。后来,李十二在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镇一带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天总要蒸上些凉皮。

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凉皮成了户县秦镇驰名的小吃。

农历23,也就是小年有什么说法也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说23是小年 爱问

2009年1月18日 星期天 农历12月23日是我们传统的小年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农历12月23日夜晚就是指农历小年夜,这天夜晚,南北不同,有吃什么的讲究,我们这里吃水饺!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农历12月30日是传统的小年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农历1月1日是传统的春节。

过小年有什么讲究吗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

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

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

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

普通用的是糖瓜、枣等,临朐还用羊枣、柿饼,威海用糯米饼、小糖瓜,无棣、恩县、博平、招远、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枣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是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所以成武等地称此为“涂神口”,有的还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锅灶门口粘上一小块糖。 也有的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谓“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行欢送仪式。

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 ”那些迫切需要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

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了。淄川、招远等地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卜吉凶。

过小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比如吃的方面,娱乐方面.

民间习惯将春节称做过年或者年下。

这个节日在所有的节日中历时最长、最隆重,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的晚上便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之后,春节才算正式过完。إ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称过小年。

因为民间传说,灶神是一家之主,它经常暗中观察一家人的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供玉皇大帝作为赏罚的依据。 如果被它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100到300天不等的寿命。

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灶神,用意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显示祭灶神的诚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案板、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将旧灶神像揭下换上新的灶神像。

像前摆上供品,以此讨得灶王的欢心,到天上“言好事”后下界“降吉祥”。 南阳童谣说:“二十三(儿),燃灶腊(儿)”。

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后,每户将所备的一只肥硕公鸡,当做灶王去天宫骑的马,以烧饼(邓州一带民间称作“火烧儿”)作为路上干粮,以灶糖糊其口免说坏话。鸡的前面还放上干草料豆及水,作为马的草料。

这时由男主人面朝灶王,焚香三柱,斟酒三杯,跪拜祷告。 祷告词多是“去天宫时好话多说,坏话不提,下界多带五谷杂粮”等语,此时屋外鞭炮齐鸣,以示欢送灶王上天。

若某家主人早殁,祭灶应由该户长子行施,女子靠后,因为南阳民间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对于腊月二十三祭灶盛况,南阳有民歌曰: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إ 两边摆下两盘果,当中放上一碟糖。إ 黑豆干草一碗水,灶马拴在灶板上。

إ 香炉焚香燃蜡烛,照得灶爷明晃晃。إ 当家跪地来祷告,嘱托灶爷降吉祥。

灶王爷像旁边的对联除“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外,还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等。 إ民间之敬灶神,盖始于汉。

据《汉书·阴识传》载,有一男子名阴子方者,做饭时遇灶神显灵,子方立刻下拜,并把自己心爱的黄狗杀之以祀,灶神不负阴子方的一番美意,赐富于阴家,让阴家一夜暴富,子孙也都享受高官厚禄。自此以后,世人便纷纷效仿,每逢腊月二十三祭灶,以期得到灶神福荫。

据《清史稿》载,乾隆皇帝亦甚为敬崇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到坤宁宫祭灶,6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侍祭灶王爷上,皇帝如此,百姓自然不用细表。

民间祭灶的行为清楚地透析出平民百姓希望平安的心理愿望。إ 腊月三十晚俗称除夕,家家吃团圆饭,包饺子以备春节早晨吃,饭后要“熬年”守岁。

凌晨鸣放鞭炮,一为迎岁,二为驱邪。إ 守岁的风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风土记》:“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独角兽叫“年”,这种怪兽异常凶猛,每到腊月三十,就窜到人间危害百姓,但它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人们为了不受“年”的伤害,到了这一天都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鞭炮和烟火,并烧香祈祷,彻夜不眠,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就叫“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南阳民间很重视这个日子,无论大人小孩,都不可说晦气话,只能说吉祥语。

守岁至午夜后,还要吃“更年饺子”,南阳民间的饺子,又称扁食,呈元宝形状,人们都说更岁时吃之来年财运兴旺。إ 正月初一为春节,人人换新衣,天不亮即先放开门炮,接着点香烛,上供品。

供品一般为枣山馍、刀头肉、油炸鱼、水果等。点香烛敬神祭祖。

早上全家吃饺子,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儿童压岁钱,南阳民间称为“压腰钱”。家长带男孩子上坟地祭祖,为已故长辈拜年,邻居亲友互相拜年。

自初二起,亲戚朋友和邻居间相互拜年开始。人们随身携带礼品,特别是新女婿第一次去岳父家拜年,礼品务求丰厚。

这样的走亲串友拜年贺节持续到初四初五,有些亲朋故旧多的家庭常常要持续到初七初八。初五习称“破五”,旧时人们认为每个月的初五、十三、二十二是“杨公忌”日,百事不成。

正月初五是一年的第一个忌日,民间甚为重视,故有“小年下,大破五”的谚谣。此日大放鞭炮以示破“五”立吉。

当晚,把五日内禁忌往外倒的垃圾,全部倒在院外的粪堆上,谓之“送穷土”,边倒边念咒语:“穷土去,富土来,今年一定要发财。”إ 从正月初二开始,南阳习俗已将以后几日的走亲串友日程安排就绪:初二去外婆家给外祖父母及舅舅、妗子拜年;初三去姑家或姨家给姑父姑姑拜年;初四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五以后是走一般亲朋故旧的日子。

初六大开市,百业开张。إ 在南阳传统习惯中,春节习俗最具亮色的有如下几个方面:إ 第一是贴春联。

春联之出现,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载,春联由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首创。

964年春节,孟昶亲笔写了一幅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西蜀孟氏》。 ),世人倍感新颖,乃从宫廷到民间,竞相效仿,进而成俗,一直延于今日。

إ 南阳民间的春联,总体而言,其内容多为祝颂庆贺和讴歌褒奖之类,细分之,有如下数端:一为讴歌历史风流人物。如南阳为越国上将军范蠡的故乡,联云“五湖寄迹陶朱业,四海交游晏子风”;卧龙岗为蜀相诸葛亮躬耕之地,联曰“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

二。

小年的禁忌有哪些

小年的禁忌包括:蒸馒头不可以送给任何人,要先用他们来祭天。小年禁忌杀生、禁忌捣蒜。小年不借东西,同时忌讳讨债、禁忌赊欠。小年的时候祭灶要全家到,民间俗语说: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

北方大部分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但在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称作小岁的习俗,到了宋代才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小年,时间定在腊月二十四。清代乾隆之后,民间也仿效皇家习惯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小年的禁忌:

1、女不祭灶

民间有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男人在中秋的时候不能出门赏月,而女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不要参与祭灶。

2、祭灶全家到

民间俗语说: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意思是出门在外的人,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要回到家中,准备祭灶过年。

3、小年禁忌杀生

有部分农村地方禁忌,腊月二十三这天是传统小年,小年这天不要杀生,不要屠宰,动物也是生灵,别在小年里动了煞气。

4、馒头不送人

地方习俗,小年里蒸的馒头不要送人,民间认为,小年蒸的馒头是祭天祭祖用的,不适宜送人。

5、小年禁忌捣蒜

地方风俗禁忌,小年里不要捣蒜,据老辈人讲,如果小年里捣蒜,会将新年里的运气捣跑了。

6、小年不借东西

在有些地方农村,忌讳小年这天别人来借东西,也忌讳去别人家借东西,因为小年和大年初一一样重要,借与被借,都有不好的寓意。

7、小年忌讳讨债

民间认为,小年这天不能讨债,否则就有一年里天天都在讨债的路上的寓意。

8、小年禁忌赊欠

民间认为,小年出门买东西不能赊欠,也不要赊欠给别人,意思有小年赊欠一天欠一年的寓意。

小年是哪一天为什么会有小年这一说法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俗称的“小年”或“祭灶节”。

“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送灶、祭祖、扫尘等习俗,传统的民俗民间活动非常丰富。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 往昔的民间过大年是从腊月起直到正月十五,足足要欢庆45天。在这一个半月内,又分为“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

从腊月起到除夕是“备年”,在外的人要赶回家,在家的人要置办年货,做好过年的各项准备;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五是“过年”,家人团聚,祭祀祖神,迎新纳福;从正月初六到十五是“贺年”,花市灯彩,全民共欢、普天同庆。 为什么要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备年”呢?这与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关。

舂米磨面、杀猪宰羊、缝制新衣、准备祭品,样样事件都是亲力亲为。到了“小年”这一天,一切都要准备妥当。

这才能让“灶神”上天汇报,一家人祈祷新的一年万事如意。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

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

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三,祭灶官”,灶王爷一上天,这年也就快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又称小年。

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潜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老小。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

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 由于灶王爷的汇报关系重大,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

除了发面饼,一盘灶饼、一包芝麻糖、一把草料、一只杀好的去毛公鸡也是必备的:灶饼是让灶王爷在来回天宫的路上充饥的;芝麻糖是用来粘灶王爷的嘴的,让他没法子说坏话;公鸡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至于那把草料,自然是喂“天马”的。 祭灶多在黄昏之时举行,先把灶饼、芝麻糖、公鸡等物品供奉在灶官像前,然后在像前点起三炷香,一家老小轮流给灶王爷磕头。

边叩头,边烧金银纸帛,再把芝麻糖放到火上烧成“稀”,糊住灶王爷的嘴。 礼毕,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

然后把灶官像揭下来,拿到院子里焚烧。一边烧,一边“愿意”(祈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

灶王爷呀,您是一家之主,请您骑上骏马,带上干粮,上天宫去,好话多说,坏话不讲,下界时多带吉祥如意,万事亨通。请吧--”之后,燃放一挂鞭炮为灶王爷开路,就算把灶王爷送上天了。

如今,这种祭灶已经不常见了,不过部分家庭还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请”张灶官像。 “小年”这一天,中国民间有送灶的习俗。

在很多人眼里灶王爷是男性形象。但民俗专家说,“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灶王爷早期是女性

专家介绍,母系社会中,灶是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据说最初的灶神是个漂亮的红衣女郎。

后来,又说灶神是昆仑山上的“种火老母之君”,她专门管理人间住宅,记下每家人的善恶,夜半上奏天庭。后世觉得种火老母比红衣女郎更持重而富有亲和力,便渐渐用灶神奶奶取而代之。

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但这却让后人错误地理解为,灶王奶奶是为灶王爷创造的配偶神,而非灶之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