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元宵节吃元宵的寓意和由来

2023-02-04 11:10:25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过年期间最后一个浓烈的节日,过了这一天,年基本上也算是过完了,那么在元宵节这一天,还存在什么风俗活动是我们不太了解的呢?吃元宵的意义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历史的渊源?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元宵节吃元宵的寓意和由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元宵,在古代的时候原本的意思是" 上元节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那个时候人们也称其为灯节。

元宵节吃元宵的寓意

在南方人们正月十五吃元宵,但是在北方,人们把元宵称为"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在某些地区是由红薯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所以也有人们对未来幸福团圆家庭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元宵是元宵节中国传统的一种美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正月十五,是庆祝新年的一个延续,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过节。元宵节由来已久汉文帝时期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后来汉武帝还将"太一神"的祭祀定在这一天,增大了这一天的影响力。元宵的做法在北方和南方有差别,北方就叫元宵,做法是将切成块状的馅料放在簸箕里撒上江米粉滚成圆球,这样做出来元宵,外皮松软,但馅料结实有嚼劲。元宵在南方被称"汤圆"、"圆子"、"水圆"等,和包饺子一样是将糯米粉和成面团,然后捏成薄饼包上馅料。糯米团软糯,而且吃起来会有非常细腻嫩滑的口感。

温馨提示:以上黄历吉日未与您八字匹配,可能存在相冲,可使用下方产品查询出与您相合的上等吉日